标  题: 关于印发淮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 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null-1405-2017-00022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时效: 有效 成文时间: 2017-06-13
发布日期: 2017-06-13 信息来源: 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淮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 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淮政办〔2017〕64号

  淮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淮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

  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淮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淮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2日

  淮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2017〕5号)、《2017年全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总体工作方案》(豫政办明电〔2017〕25号)和《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阳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信政办〔2017〕54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淮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政府“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部署,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跨层级、跨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消除“信息孤岛”,逐步形成以淮滨县政务云平台为基础、以大数据管理为核心、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为主导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建设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阳光政务、电子监察、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县、乡级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淮滨县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打造建设集约、服务集聚、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网上政府”,促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淮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工作主要目标:到2017年底,淮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有效运行。一是完成县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工作,实现县、乡级政府部门全覆盖,并与市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二是建成全县统一政务大数据平台,承载全县政务数据资源汇聚、交换、共享,具备大数据挖掘、分析功能,率先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支撑;三是建成全县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县、乡两级具备网上行政审批能力,群众关注的重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最终实现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运行。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建设政务大数据平台及电子政务外网。

县、乡完成政务外网改造,实现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对本级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梳理,与市政务大数据平台做好数据对接。

(二)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及政务大厅。

一是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统一事项梳理要求,对县行政审批、电子证照和便民服务事项进行梳理、汇总、校核,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录入全省统一权力事项库工作;二是结合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际,实现实体大厅在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三是梳理县重点便民服务事项清单,推进县乡两级“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覆盖。

(三)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并定期通报考评结果。

  三、组织实施保障

(一)明确工作责任。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在县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整体平台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承担县电子政务外网升级完善,实现与市电子政务外网对接。县工信委承担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管理和技术协调工作。县行政服务中心承担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大厅的建设、管理和技术协调工作。方案下发后,各牵头单位根据职责分工主动做好上下对接和协调配合,确保工作快速推进。县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工作时间表,细化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落实资金保障。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是国务院、省、市政府安排的一项重点工作,县发改委、县财政局要根据职责,做好政务大数据平台、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行政服务中心实体大厅建设项目立项、财政评审、资金落实等工作,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顺利推进。

(三)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协调、督导工作推进机制。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召集,不定期召开协调督导例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尽快建立工作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将本地“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打算、工作建议等上报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督查,对进展快、成效好的单位给予表扬,对工作迟缓、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附件:1.淮滨县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淮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分工及时间节点

  附件1

  淮滨县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领导小组

  成 员 名 单

  组 长:郑 刚(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张 强(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成 员:丁应超(县纪委常委)

  方 清(县政府法制办主任)

  王道锋(县政府金融办主任)

  李 超(县编办主任)

  任学斌(县发改委主任)

  黄 海(县财政局党组书记)

  丁 伟(县交运局局长)

  谭 斌(县统计局局长)

  杨树峰(县住建局局长)

  徐永生(县教体局局长)

  徐立日(县民政局局长)

  杨树海(县人社局局长)

  葛祖林(县卫计委主任)

  彭永江(县工商质监局局长)

  吴世红(县房管中心党总支书记)

  刘 娟(县行政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邓学忠(县国税局局长)

  付明胜(县地税局局长)

  孙 倩(县保密局局长)

  韩培军(县档案局局长)

  何 晶(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书记)

  任方明(县国土局副局长)

  张 韬(县工信局副局长)

  王林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公室,王道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刘娟、王林华、张韬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县政府办政务公开办公室承担政务公开日常工作,县行政服务中心承接政务服务日常工作。

  附件2

  淮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责任

  分工及时间节点

(一)政务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责任分工及时间节点

  进度安排:总计大约6个月(预计2017年6月-2017年11月)

序号

工作任务

责任主体

推进措施

完成时限

一、梳理并编制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信息及主题资源目录体系

1

组织建设

县政府办

县工信委

县直各相关部门

县政府办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协调;

县工信委牵头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制定目录编制指南、对目录编制管理及监督;

县公安局牵头成立人口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实施小组;

县工商质监局牵头成立法人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实施小组;

县发改委牵头成立宏观经济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实施小组;

县国土局牵头成立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实施小组;

县直各相关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组,落实分管负责人,明确业务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参与基础资源目录编制实施。

66

2

开展培训

县工信委

对信息资源目录涉及部门进行目录规划、资源调查、目录及数据清单表格填写的培训。

610

3

编制及报送

县工信委

县直各相关部门

建立周报告、月总结制度,县直各部门按规定进行目录规划并梳理数据清单。

630

4

汇总和初始化

县工信委

汇总各部门的信息资源目录及数据清单,形成基础信息资源目录。

71

二、搭建县政务大数据平台

5

数据中心数据库设计

县工信委

根据信息资源数据标准规范,设计资源目录体系库、前置库等设计库。

710

6

数据交换集成平台建设

县工信委

建设数据交换系统、数据集成系统等数据交换汇聚系统,打通县本级部门数据交换通道。

610

7

数据治理监控平台建设

县工信委

建设数据管理系统、数据质量管理系统等数据治理系统。

630

8

数据分析挖掘平台建设

县工信委

建设数据分析平台,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实时分析、交互分析。

630

9

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建设

县工信委

建设资源目录管理系统、API管理系统等,实现资源目录动态管理,并可实现资源共享及开放。

630

10

数据服务门户建设

县工信委

建设数据服务门户,为数据应用者提供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入口,实现资源检索、统计、申请调用等功能。

710

11

数据开放门户建设

县工信委

建设数据开放门户,基于开放平台脱密脱敏后向社会开放。

710

12

完成乡镇数据交换覆盖

县工信委

各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完成乡镇(街道)部门数据交换覆盖。

830

13

完成与市政务大数据平台对接

县工信委

实现与市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对接,实现数据上报及数据获取。

620

三、完成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14

完善升级县本级电子政务外网

县政府办

基于国家、省、市电子政务外网标准规范,完善升级县本级电子政务外网。

610

15

完成电子政务外网乡镇村延伸

县政府办

各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乡镇(街道)完成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

820

16

完成与市电子政务外网对接

县政府办

完成与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

615

17

实现市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监管平台对县电子政务外网设备监管

县政府办

实现市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监管平台对县电子政务外网设备监管。

930

四、完成数据对接及数据集成治理工作

18

数据对接调研

县工信委

由县工信委协调,组织实施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调研,形成对接方式汇总。

710

19

数据对接实施

县工信委

由系统承建单位负责业务系统与政务大数据平台对接。

1110

20

数据集成实施

县工信委

由系统承建单位负责对汇聚数据进行数据集成配置,集成数据进入数据中心。

1120

21

数据治理实施

县工信委

由系统承建单位负责组织数据采集、业务调研、编制映射关系工作。

1130

五、构建基础数据库及制定相关标准规范

22

人口基础库建设

县工信委

县公安局

形成人口数据库,形成日常更新维护机制。开发人口库管理系统,对人口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

810

23

法人基础库建设

县工信委

县工商质监局

形成法人数据库,并形成日常更新维护机制。开发法人库管理系统,对法人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

810

24

宏观经济基础库建设

县工信委

县发改委

形成宏观经济数据库,并形成日常更新维护机制。开发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对宏观经济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

820

25

空间地理信息库建设

县工信委

县国土局

结合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目录建设图层或点位,通过服务方式提供各类政务应用共享利用。

830

26

标准规范建设

县工信委、县公安局、县工商质监局、县发改委、县国土局

制定法人库、法人电子证照库的数据管理规范、采集交换规范、共享发布规范、存储及安全规范。

910

六、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应用

27

政务信息资源实时交换

县工信委

县直各部门

实现部门系统与部门系统、部门系统与政务服务系统的数据实时交换。

930

28

信息资源共享

县直各部门

实现资源的申请审批、查询、API调用、数据包下载。

1020

七、建设法人大数据可视化决策分析平台

29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展示

县直各部门

提供丰富的人口、法人、宏观经济、政务服务等信息综合展示包括趋势图、对比图、比例图、三维图等大量的图形分析,帮助用户更加直观地进行分析决策。

1031

(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大厅建设责任及进度安排

  进度安排:(2017年4月—2017年12月)

序号

工作任务

责任主体

推进措施

完成时限

1

梳理行政审批、电子证照和便民服务事项

县编办

按照统一事项梳理要求,对本级行政审批、电子证照和便民服务事项进行梳理、汇总,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录入全市统一权力事项库。

510

2

升级民生领域便民服务业务系统

县直各部门

各部门对本部门的业务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对数据格式和数据接口进行规范统一,完成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准备工作。

930日

3

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县行政服务中心

完成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县本级接入使用。

930日

4

试点乡镇接入使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县行政服务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选择试点乡镇(街道)接入使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1031

5

与政务大数据平台对接

县行政服务中心

县工信委

完成与政务大数据平台全面对接工作。

1115

6

推进“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县行政服务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推进重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1115

7

实现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

县工信委

各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依托政务大数据平台,实现县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与县、乡部门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业务系统互联互通。

1130日

8

升级行政服务中心实体大厅

县行政服务中心

升级县行政服务中心现有政务大厅,实现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运行。

125

9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覆盖所有乡镇(街道)

县行政服务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覆盖所有乡镇(街道),网上行政审批县乡全覆盖,重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1215

  淮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9日印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8/06 16:19:15